- 威望
- 724
- 給活力
- 96021
- 貢獻
- 1376
- 最後登錄
- 2019-3-12
- 註冊時間
- 2011-12-21
- 精華
- 9
- 積分
- 5160
- 閱讀權限
- 200
- 帖子
- 1921
  
- 威望
- 724
- 給活力
- 96021
- 貢獻
- 1376
- 在線時間
- 3485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1-12-21
- 精華
- 9
- 積分
- 5160
- 閱讀權限
- 200
- 帖子
- 1921
|
22、熟茶也有拼配嗎?怎麼拼配的?
有,熟茶也講拼配,大益的幾款常規熟餅都是拼配的。7262、7572、8592都有拼配。teabbs.zjol.com.cn3 Q% N/G9 w# [* e X6 z, y! N
拼配也算是一個爭議比較多的話題,近兩年市場上出現一些以生茶為主高端拼配的新興理念,我理解消化的還不夠,但我本人完全沒有反對、不敬的意思。在此我特別聲明一下,我下面所述的拼配只代表我所瞭解的拼配,不代表對其它不同拼配理解的排斥。teabbs.zjol.com.cn4 a8k& r* A- g( {. u" n
在講述以前先推薦一篇鄒炳良的《淺論普洱茶的拼配》(有的地方也住和盧國齡合著)供大家參考,網上一搜就能找到。雖然只是“淺論”,但浸透著幾十年的功力,看了能強身健體。
關於我所瞭解到的拼配,並不像有的茶友想像的那麼高深莫測(把拼配包裝的極神秘的最早是一些英國的老牌茶葉公司),唯獨是在經驗的累積上要求高一些,對大廠來說,一般最低是10年起步,對小廠就不存在這些條條框框,也許當年創業就敢鴨上架也沒什麼不可以的。茶,文化,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鐵觀音,單樅,普洱,紫砂壺,茶文,傳統,攝影,音樂 ~4 L* w3 u9 @#z5 L; L) C% k
因為我理解拼配的目的有兩個指向,一是“經濟”,就是要便宜,要把兩個便宜的茶拼成一個能賣更高價格的茶,這是茶葉拼配的核心目的。二是“穩定”,要讓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茶葉品質接近,不但是要把次的拼好,還要能把好的拼次,這樣穩定才能壓倒一切。
大廠的拼配技術人員之所以對經驗要求較高,是因為要把握茶的逐年的品質變化,必須有相應週期的觀察實踐。而不是有什麼複雜的核心技術需要 學習10年,也不需要什麼超常的天賦。一些負責相關拼配工作的負責人在廠裡面往往地位比較高是因為非經營班子成員無法對茶廠的成本細節了若指掌。而對於剛 剛創業的小廠而言,就如同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從哪下筆都不會有錯!品茶品人生 中國茶網6 Y/ L) W$ {0 E
熟茶茶餅的穩定主要通過靠不同茶堆的拼配實現,我前面講過熟茶渥堆的現狀,每個堆子可能都存在差異,品質會有或多或少的波動,多個堆子找平衡就可以使品質更穩定。5 L* D& A) i4 x0 P#W& s
要實現“經濟”,最主要是在保證外觀和口感的前提下把整個堆中篩分出來的茶葉盡可能的都壓到成品裡面去,大益的三款常規茶就是一個經典的範例。
散茶的拼配就不一定是在茶廠裡面進行,最多見的就是同級不同年的拼配,既平衡了口感又拉低了成本。茶,文化,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鐵觀音,單樅,普洱,紫砂壺,茶文,傳統,攝影,音樂, y3 S( s8 ]% o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講,最好最好的好茶是不需要拼配的,需要拼配只能說明它還不夠好。茶,文化,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鐵觀音,單樅,普洱,紫砂壺,茶文,傳統,攝影,音樂) r& T: M x1Q2 x/ H
但把幾個不是那麼完美的茶拼到一起,只要方法得當,還是會稍微好一點的。舉個例子說,找幾個發酵都還不錯的級別較高的熟茶,7級、9級或 是級外的,叫法可以不一樣但它們之間級別相近的,3種5種都行,最好是特色各異的,拼配到一起,放上個4~5年,會收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辦法茶商也 可以試試(我相信看我的帖子也會有茶商),要是05年的茶放到現在,零售價可以在百元以上一市斤,而且我相信客人也會有比較好的滿意度,與原始成本可以有10~20倍的毛利價差。聽說烏龍茶也是這樣,存老茶的烏龍也可以通過近似拼配使茶的口感更豐富。
|
-
總評分: 威望 + 1
給活力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